翻譯文學《異樣人生-馬克吐溫故事集 By 馬克吐溫》

讀 後 感

★★★★(四顆星)

更多好書推薦

生長在一個動盪的時代,可能成為你人生中的絆腳石,也有可能是豐富你人生的最大資產,而馬克吐溫是屬於後者,他的作品包含幽默、諷刺還有溫馨,卻又簡單易讀,實在值得推薦。

提到馬克吐溫這個作家,腦中自然的與湯姆歷險記做結合,但是,實際上美並沒有看過《湯姆歷險記》阿 Orz。直到後來去查了一些資料才發現,原來《乞丐王子》這本書也是馬克吐溫的作品,這本書美倒是在小時候就看過了,說起來還真弔詭。

為什麼會想看《異樣人生》這本書,其實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,越來越覺得大磚頭的書難啃,且時間的不允許之下,長篇小說漸漸被捨去,美都快面目可憎了 T___T,因此央求身旁神人等級的朋友推薦,好攜帶、內容淺顯的書籍,當作美的捷運上讀物。而且,以前覺得短篇小說看起來好無聊,現在卻覺得短而小的故事,那後勁更是可以衝擊心理,而且透過短篇小說,有時會與作家更接近。

這本書一開頭,有請張曼娟老師寫導讀,使讀者在還沒開始閱讀前,可以先了解馬克吐溫這個人,並了解到作者的時空背景與書寫出的內容有何關聯,是一個相當好的導讀。只是要小心,後面的逐篇介紹,會有暴雷的傾向,這可是會大大減少閱讀的興致,如果看完後,再回過頭來看看曼娟老師的解讀,也有種心得交流的感覺。

簡介

馬克.吐溫(Mark Twain,1835-1910),他生活化的敘述和口語體的風格徹底擺脫了英國文學的傳統,在美國文學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。
他的代表作除了《湯姆歷險記》、《頑童流浪記》以外,尚有本書所收錄的短篇小說。本書共挑選〈異樣人生〉、〈真實與謊言〉等六個短篇,每一則故事都展現作者在不同的環境中擺盪,靠近社會底層的歷練,飽受人情冷暖之後的創作題材。
這些故事時而荒謬時而誇張,可都在在透露了馬克•吐溫的同情心和正義感。他關心當時的美國社會,用主題嚴肅但幽默而諷刺的筆調,道盡在工業時代與傳統價值的衝擊下,人心的可笑與幽微。
本書前有張曼娟的導讀專文推薦。(簡介擷取自網路)


有 雷 區

《異樣人生》這本書,選了六篇馬克吐溫的短篇小說,選擇幾篇特別有感觸的,作為心得的記錄及分享。

1、山家奇遇

故事發生在一個有淘金夢的城市,淘到金的人走了,沒淘到金的人,也走了,只留下一片荒涼的城市,令人不勝唏噓。但是,沒想到這裡還留有一棟舒適的建築,裡面還有高雅的主人,而且還是位癡情的男主人,每天都在家中等待永遠不會回來的女主人,身旁的人看了於心不忍,因此每年都上演同樣的戲碼,令人感到心痛以及不忍。

從中可以看出,愛情故事是千年不變的老梗題材,無論什麼年代看,皆可以引起讀者的共鳴。

其中最有趣的設定,是書中第一人稱的那位男主角,他在書中這樣說

「看到他眼中透出愛意,我竟感到嫉妒,雖然我知道,自己只是個過客,而男人才是女主人真正的歸屬」-摘自內文。

當男主角發現,屋子裡的女主人其實早就不存在,一切都是一場騙局的的時候,他心中除了忿恨外,也許還感到羞恥或難堪,恨的是自己受騙,羞恥的是自己居然有嫉妒人心的想法,難堪的是這一群老好人,居然可以如此為他人著想,實在是自嘆不如。

短短的一篇故事,卻將人性刻畫得很深刻,使人印象深刻!

2、異樣人生

一對遠親的兄弟,愛德華是心地善良、老實打拼的好人,喬治則是好吃懶做、胡鬧行事的壞人,最後愛德華庸庸碌碌一生,沒有人記得他一輩子辛苦的付出;反之,喬治當了一輩子的壞人,卻只要稍稍的改頭換面,就會引來眾人的關注及鼓勵,直到死後還是讓人倍感懷念,傳為一則美談。

這篇是諷刺的代表作,也讓我們不禁反思,為什麼好人總是無法長存人心,讓人永遠緬懷呢?我們往往花大把的時間在作惡多端的人身上,從中也許可以看出,我們每個人都是要透過他人的襯托,來證明自己的存在感,例如書中提到,喬治因為酗酒的問題被抓去戒酒,組織裡的人,想盡辦法讓哥哥改掉酗酒的習慣。透過改變他人,增加自身的存在感,這就是我們的人性阿~

最後書中的結尾提到,人們在喬治的墓碑上寫道

「永不倦怠的洗新革命烈士,畢身奮鬥,終獲成功」-摘自內文。

人們總是透過比較,來判斷好壞,這不禁讓我們重新思考,我們每個人看到事情的態度,是不是有基準點不同的問題,值得我們去深思。

3、不妨賊警報器

這篇則是幽默的經典代表作,美在看的過程,一邊覺得好笑,一邊又覺得荒謬至極。

一戶有錢人家,因為擔心家中的寶物被偷,因此加裝了警報器,一開始是只裝一樓沒裝二樓,之後又是無論誰進來,警鈴皆大作聲響,等等一連串爆笑的事情發生,甚至後來小偷還住進這戶有錢人家中。

即使荒謬至極,還是讓人想到一句經典台詞「科技始終來自人性」,人腦永遠比機器來的聰明,有錢人家也別被高科技蒙蔽了雙眼,做一些捨近求遠的事情。

美看完這本書後,google 一下才發現,這本書似乎已經變成國高中生的指定讀物之類的,感慨自己的閱讀量實在是不夠豐富。不過美也沒把握,在國高中的年紀看,會覺得這本書如此的有趣,而且讓人印象深刻。

所以閱讀常常是種緣分,有時看得早,不如看得巧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